联合国举办活动庆祝第十二个中文日—— 聚焦象形文字 了解中华文明

时间:2021-04-24 07:30:13  来源:西江传媒网-贵港市广播电视台

  “一字一图画,一语一境界”。当地时间19日至21日,纽约联合国总部员工组织——联合国中国书会以“聚焦象形文字”为主题举办三场线上活动,庆祝联合国第十二个中文日。

  4月20日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谷雨”。2010年,联合国设定每年4月20日为联合国中文日,取典于轩辕黄帝的史官仓颉在“谷雨”时节创造了中国最原始的象形文字。今年联合国中文日三场纪念活动分别讨论三种象形文字:良渚文化刻画符号、东巴文和甲骨文,以及与之相关的三个世界遗产地:良渚古城遗址、丽江古城和殷墟。活动以博物馆导览、语言课和讲座形式进行。

  第一场活动“良渚博物院导览”,以“北纬30度的四大文明”地图开场,并配乐《长江之歌》。导览员讲解了良渚古城遗址出土的文物以及部分文物上的刻画符号,包括肩部刻有12个连续符号的国家一级文物“刻符黑陶罐”等。

  纳西族东巴文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仍在使用的象形文字,在云南丽江古城随处可见。第二场活动“语言课/讲座:神秘的东巴象形文”,邀请了东巴文化传承人、纳西学研究者等开展东巴文教学,通过模拟情景对话让观众学习游览丽江时可能用到的常用语。

  在第三场活动“汉字的起源和演变”中,联合国中国书会理事张小满介绍了第五套人民币背面图案,及其相关地点名称中涉及的象形字“月、山、门、水、日、人”。美国罗格斯大学教授、甲骨文专家陈光宇分析了在河南安阳殷墟发现的部分甲骨片的用途和上面的文字,追溯了汉字的演变历程,指出汉字是所有古文字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字体系。

  在活动中,联合国总部中文教学组原负责人何勇还介绍了以象形为基础的造字法“六书”。何勇曾担任联合国中文组组长近20年,他说:“汉字以形符和记号表义索义,‘字里乾坤’,小小的方块中蕴含着巨大天地,折射了中国的传统思维方式。探寻古汉字的构成规则,有助于深入理解中国文化的精神。”

  “了解汉字的起源和中华文明的发展,可增进对汉语的理解和学习兴趣。”联合国全球传播部联合国中文网站负责人郑雷波介绍说,近年来,每年都有数百位联合国职员和外交人员参加秘书处举办的中文培训,越来越多的人会说汉语,会写汉字,对中华文化有研究兴趣,联合国中文网站和电台、联合国中文微博也受到越来越多关注。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19日晚在首场活动上发表视频致辞时表示,以汉字为书写载体的中文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中文是联合国六种正式语言之一。长期以来,中文的运用保障了联合国工作的有效开展,增进了中国人民和中文使用者对联合国的了解。希望更多朋友喜爱中文、学习中文,借助中文深入了解中国和联合国。

作者:人民网   编辑:xjtvcy    终审:韦博华 黄彬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