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评:“纯真辟油腻”的毕业致辞更能打动人心

时间:2021-06-16 09:10:10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最近,河南大学教授程民生的毕业致辞,打动了众多网友,整场演讲亮点迭出。面对学生走入社会,他说“累了可以躺平歇会,可不敢一直躺平啊!你躺平得了初一,躺平不了十五!”谈及人文情怀,他说“纯真辟油腻,善良辟邪!”

  除了堪称经典、值得回味的致辞文本,程教授情绪饱满、抑扬顿挫、挥舞双臂“hold住全场”的台风,也额外赋予了致辞鲜明的个人风格。

  毕业致辞想要不落俗套,受到欢迎,范本标准一直就在那里。对演讲者而言,成功的难度主要在于如何让受众如沐春风、心领神会,“get”到演讲致辞中的“点”。演讲者要思忖场所和言论的公开性,处理好致辞的尺度分寸。致辞内容还要协调和听众的关系,俯身贴近学生。比如程老师提到“躺平”,就是青年近来高度关注的流行概念。

  北大教授苏力说过:“鉴于院校长的责任,也鉴于难得的典礼时刻及其功能,他更应关注由于种种社会原因,那些当下不为人看重甚至有意遗忘,但听众可能受用的社会常识和人生智慧。”“即使非常仪式化的场合,即使高度单一甚至重复的话题,也力求通过自己的眼光和创造力来避免或减少无意义的重复。这是教育者和学人的天职。”

  一席好演讲最关键的内核,在于一个“真”字。如果缺了真诚,再华丽的文本也是凌空蹈虚。关于真诚,美国文化批评家莱昂内尔·特里林在《诚与真》中写道:“如果真诚是通过忠实于一个人的自觉来避免对人的狡诈,我们就会发现,不经过最艰苦的努力,人是无法到达这种存在状态的。”程老师的毕业致辞,彻底摆脱了“套话”,让人感觉不到半点说教的枯燥。

  毕业致辞往往“众口难调”,学生想要听到老师的深情告别,又期待学到校园生涯中的“最后一课”,演讲要承载理想、更要眼界开阔。与此同时,年轻人的话语体系,也和老师代表的长辈不同。教师的致辞要和学生的语境有所关联,因此要凸显个体性的关切,尊重学生的价值偏好。好的致辞,除了理想境界立意要高,更要克服宏大叙事的空泛,在生动活泼中接通地气,实现公共言说和私人絮语的平衡。

  那些在网上走红的致辞,很多出于校(院)长、教师的个人自觉,有一定偶然性。但是,自从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根叔”的演讲走红以来,教育工作者愈发看到毕业致辞宽广的表达空间。许多致辞灵活化用网络流行语,力求在典礼现场和学生“打成一片”,其活泼轻松的言说方式,值得鼓励和赞扬。

  不过,过犹不及,遣词造句过于倚重网络用语,字里行间刻意逢迎,正在形成一种新的致辞“套路”。不是所有流行语都像“躺平”一样,有着特殊的社会意涵,更多的网络流行语可能只是网友一时的娱乐,因此必然“速朽”。只有那些能够展现当代青年内心世界的热词,才具备进入致辞演讲文本的合理性。倘若毕业致辞过于媚俗,给人以造作的观感,也会伤害致辞该有的沉稳与大方。

  在程老师的致辞中,远不止有“活泼”的部分。谈及理想感悟,他的演讲内容大多源自自己的生活阅历与体验,不会给学生造成距离感。比如他下乡当过知青,有农事劳作经验,以网购种植红薯苗为例,譬喻大学毕业是“收成”,既生动,也显得亲切感人。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何谓大学精神,何谓大学学人?南京大学杜骏飞教授描述过典范大学人的特征:峻切的追问,执着的思考,耿介的性格,自由的灵魂。“最好的大学都不会自比‘象牙塔’,而只会自认为是人类文明的心脏。”程老师的致辞,“辟”掉了油腻与俗套,也让整个社会更好地感受到了真正的大学精神。

  知识分子“天地人心”的社会责任,是大学教育的重要价值,包括程老师在内,高校学人理应向学生播撒理想主义的种子。我记得自己的大学老师,曾改写过晚清熊亨瀚的诗作《客中过上元节》,表达对我们这批新闻毕业生的祝福:大地春如海,记者国是家。龙灯花鼓夜,提笔走天涯。当下,大学的使命和知识人的担当,仍是一种珍贵的精神资源,值得教育工作者勉力培养。

  编辑:陆彩娟    终审:韦博华 林嵘   

相关阅读